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活、审美的“活”的展现,它蕴藏着祖辈们勤劳能干、聪慧善良的美好品质,是一张生动的民族名片。通过前两日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,我队对于增城的“灰雕”技艺和“花灯”技艺有了深刻认识。当然,增城地区还有其他丰富的非遗文化在等待着我们探索。2022年7月11日,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威尼斯wns9778“探寻增城非遗足迹”队前往增城龙狮会和增城鹅汤糍店,与相关负责人们进行访谈。
第一站 增城龙狮会
——传承醒狮文化,感受非遗魅力
“南狮”,也称广东醒狮,在民间也有称为瑞狮、雄狮等称谓,以前多流行于南方地区,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就当属广东狮。南狮表演讲究灵活敏捷生动地表达狮子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、动、静、惊、疑这八大狮子形态。
探寻增城非遗足迹队有幸能够来到增城龙狮会“传承龙狮”队(黄飞鸿第六代传承人)进行交流与学习。队员们在观赏、体验、采访交谈中对这项“醒狮”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。
传承人向我们介绍到南狮里面最具传统意义的三种主颜色分别为:黄、红、黑,各自也赋予了三国刘关张的相关人物属性。黄色狮(瑞狮)也称刘备狮,象征着刘备的仁义、贵气;红色狮(醒狮)也称关公狮,象征着关公的忠义、胜利、财富;黑色狮(猛狮)也称张飞狮,代表着神威、勇猛、霸气。同时也还有紫、金、白、银、青以及彩色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金狮,也称为“太狮”,用于非常隆重的迎宾场合及交往礼仪,不轻易出动。一旦金狮出动,其他狮子需向其行三跪九拜的大礼。
在我们与传承人的交谈中,我们得知了传承人对醒狮现状的看法。他提到,文化与事业是两个概念,醒狮是一种文化,而不是一种事业。现在有许多人想把醒狮这项非遗文化发扬光大,却把醒狮当作一项事业,想着靠这项非遗文化发家致富,这无疑是不可能的,这已把醒狮文化扭曲了。
传承人认为醒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“魂”,醒狮的灵魂是:狮礼、鼓乐。
狮礼、鼓乐,这两者缺一不可,否则这个南狮文化就失去了意义。
狮礼,醒狮的礼仪,每一次开头的表演和结尾都有一个三拜师,一拜天、二拜地、三拜人,这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敬天、敬地、敬人的道理。
鼓乐可以激昂我们的激情,把我们的热血青春、奋发图强、敢为人先、不怕困难的去往前冲,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激情、要有梦想。
第二站 增城鹅汤糍
——守护百年风味,传承非遗文化
饭点,探寻增城非遗足迹队来到增城鹅汤糍传承人的店面与之学习交流。队员们在观摩、品尝、谈话中逐一对这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
在传承人的带领下,探寻增城非遗足迹队对鹅汤糍的制作工艺流程进行观摩。在传承人的介绍我们下得知,增城鹅汤糍的叫法带有地方语言表达性,由带有地方的特色食材和配料做成。每一种食材都有着自己的寓意,如芹菜代表着勤勤恳恳,蒜苗代表着聪明伶俐,同时对糯米的选料也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,挑鹅更是从鹅老的程度和鹅脱毛的时期进行慎重选择。
在采访中,传承人用一句话概括了对鹅汤糍的看法,“品妈妈的手艺,品儿时的手艺。”,这也是他们保持这项文化原滋原味做法的追求。而他们不变的想法依旧是更好的完善这项非遗文化,将这项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,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,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,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通过对“增城龙狮会”和“增城鹅汤糍”的深入调研,我们了解到了非遗文化传承所存在的问题,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在增城地区还存在局限性,传承方式过于传统,缺少新意,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这也是接下来我们队伍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与最终目标。
(摄:邱洋涛;文:林祈珂)